詞語釋義:
巖鴿(學名:Columba rupestris)為鳩鴿科鴿屬的鳥類,俗名野鴿子、橫紋尾石鴿、山石鴿。分布于蒙古、西伯利亞、朝鮮、亞洲、阿富汗、尼泊爾、印度、錫金,包括中國大陸的東自黑龍江、西抵新疆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、云南等地,主要棲息于山區(qū)多巖石和峭壁的地方,于巖隙間銜枝筑巢并繁殖后代。棲息海邊,渴飲海水,以補給體內(nèi)鹽分。這種習性在今天的家鴿身上得到了衍續(xù)。該物種的模式產(chǎn)地在西伯利亞東部達烏爾地區(qū)。
主要特點:
體型比原鴿稍大,雄鴿體長可達35厘米。易馴養(yǎng)。羽色屬雨點,復羽的底色為深色,雜有白色斑點。產(chǎn)于歐洲南部到地中海沿岸、中近東、印度、朝鮮等地。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東北全境,內(nèi)蒙古東部和中部及其他地區(qū)。
不同分類:巖鴿指名亞種(學名: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)。
分布于蒙古、西伯利亞、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秦嶺以北地區(qū)、東自黑龍江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該物種的模式產(chǎn)地在西伯利亞的達烏爾地區(qū)。
巖鴿新疆亞種(學名:Columba rupestris turkestanica)。
分布于亞洲、阿富汗、尼泊爾、錫金,包括中國大陸的新疆、西藏等地。該物種的模式產(chǎn)地在阿爾泰山脈。
用途:巖鴿的肉、卵可供食用。
詞條圖冊:
其他:
英國科學家達爾文認為是家鴿的祖先,他在《物種起源》中稱:“多種多樣的家品種起源于一個共同祖先:巖鴿!兵B類學家區(qū)別不了原鴿與巖鴿在生物學上有什么不同。原鴿英文為Rock Dove,以前都譯為巖鴿,故達爾文指的野生巖鴿很可能就是原鴿。生活環(huán)境:巖鴿棲息在有巖石和峭壁的地方,常結群于山谷或飛至平原覓食,也到住宅附近活動.叫聲特征:鳴聲與家鴿相似。食性:植食性,特別喜食玉米、高粱、小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