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鴿賽事要知天文識地理
發(fā)表時間:2009-04-12 12:30:11
瀏覽數(shù):3314
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
信鴿賽事要知天文識地理
近日,各信鴿網(wǎng)站報道了各地春季信鴿競賽消息。有好消息,也有壞消息。最值得關注的:一是北京某公棚舉辦200公里熱身賽,司放3000多羽參賽鴿,當天僅歸3羽;二是川內某俱樂部500公里競賽,司放2000多羽參賽鴿,當天無一歸巢;三是好多地方協(xié)會春季競賽都損兵折將,有些司放4000多羽,當天歸巢寥寥無幾,讓參賽者心寒。這些狀況引起了鴿友的極大關注,惡語中傷善惡不辨者有之,好言相勸事不關己者有之,贊成惡劣天氣鍛煉更好的賽鴿者有之,天氣不是人能左右的、要把鴿子的素質提高等等言論充斥賽鴿論壇。春季信鴿賽事組織者成了眾矢之的。雖然說勝敗乃兵家常事,也有勝者英雄敗者流寇之說法。但筆者認為每項信鴿賽事活動的組織者要上知天文下識地理,要學習科學發(fā)展觀,用“科學”二字統(tǒng)籌信鴿賽事活動應是當務之急。
其一,組織信鴿賽事活動要知天文。我們都知道信鴿是“太陽鳥”,所以要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天氣很重要。我國地域遼闊,地形復雜氣候多變。目前,人還不能控制天氣變幻,但已能準確的預報天氣變化。只要留意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,多看衛(wèi)星云圖,結合司放地、歸巢地省、市、縣氣象預報匯總一下,最起碼三天內的天氣變化就能了如指掌。中央氣象臺還有3-7天的天氣預報,只要想信科學、遵循科學規(guī)律辦事,就會讓信鴿賽事辦的井井有條錦上添花。否則,用僵化的“已定時間”左右信鴿賽事活動,讓大批參賽信鴿在風吹雨打中受煎熬,鴿友的心也在受煎熬,這項信鴿賽事能成功嗎?知天文也就是知科學、學科學、用科學。只有在信鴿賽事活動中把握天氣變化情況,尊重鴿友意見和建議,視別人賽鴿如自己賽鴿,就會審時度勢把握機遇,搞好每項信鴿賽事活動。這不僅僅需要信鴿賽事活動組織者的熱情、激情,而最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尊重科學上知天文。
其二,組織信鴿賽事活動要下知地理。養(yǎng)鴿人賽鴿者都知道信鴿需要“黃金賽線”,所以選擇賽線地理位置很重要。我國地大物博,南北差異西高東低。不論你身在何處,都要因地制宜給自已的賽鴿選一個好賽線。以前選賽線有司放地和歸巢地經(jīng)線、緯度相似之說。有從北往南,從西向東好飛等等說法。但終歸我國是多山的國家,信鴿競賽線路上都要跨越千山萬水,這些地理狀況是自然天成的,也是人不能左右的。信鴿賽事活動的組織者要識地理,要了解每一條賽線上的地理特點,識地形圖,開黃金道。決不能搞某某當政是放北東線,我這次就是要放西北線。他放山區(qū),我放沙漠。家長作風肆無忌憚任爾東西南北放,讓參賽鴿都成了試驗品,結果一事無成。每個信鴿協(xié)會都在幾十年的信鴿競賽中摸索出了自己的“黃金賽線”。只要在每次信鴿賽事活動中緊緊抓住現(xiàn)成之經(jīng)驗,學科學、識自然、識地理、用科學,就會得到鴿友的贊同,信鴿賽事活動也會取得成功。
以上兩條“上知天文下識地理”的論點,僅僅是對信鴿賽事活動中應著重把握的方面作一淺顯易懂的論述。這不含參賽信鴿的飼養(yǎng)情況,也不含信鴿競賽路上的人扣鷹打。只是給各地信鴿賽事的決策者提個醒,信鴿賽事要學科學用科學知天文識地理。只有以“科學”的態(tài)度決斷組織每一項信鴿賽事活動,就會取得讓大多數(shù)參賽者都滿意的效果。
免責聲明:本網(wǎng)凡是由用戶發(fā)布的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等資料,其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(fā)布人自行承擔,并負法律責任。賽鴿資訊網(wǎng)不提供任何保證,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