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眼中的吐魯番養(yǎng)鴿人
發(fā)表時間:2007-02-25 15:48:15
瀏覽數(shù):12703
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
剛從貴州回來,就接到來自新疆吐魯番大河沿養(yǎng)鴿人的電話,也不知道這是他們第幾次邀我一定要去他們那里,盛情之下我答應了他們的邀請。吐魯番,在我的腦海里他是盛產葡萄的地方,我也聽說過吐魯番是一個很干燥的地方,而且離[西游記]中講的火煙山很近。所以接到電話后的第一個反應,吐魯番大河沿的鴿子養(yǎng)的怎么樣?帶著問號我出發(fā)了。
坐上西進的列車,用去了將近30多小時,終于來到了我夢中的地方,前來迎接我的鴿友叫王汝圣,王發(fā)水。在他們的引領下來到了他們的家,他們的家不大,但很干凈。大概他們知道我喜愛的只是鴿子,興趣只在鴿子上,所以我們之間并沒有了多少家常,就來到了鴿棚旁,議鴿事談鴿經。
次日,我的同行王警官親自駕車50多公里,讓我沿途欣賞葡萄溝,火煙山等景點,讓我深切感受到鴿友們的深情厚意。
晚上我們接著談鴿經,這使我不僅了解到了吐魯番大河沿人養(yǎng)鴿的辛勞,更了解到了吐魯番人養(yǎng)鴿的那種一往無前的精神。要知道我們吐魯番大河沿的鴿友們,他們是在“三缺一有”難以想象的情況下,進行著信鴿飼養(yǎng)。
一缺優(yōu)秀信鴿品種。說實在的,在我第一眼見那些鴿子時,我當時的感覺就是信鴿數(shù)量不是最多,而從品種上看更顯少。其實這也難怪我們這些鴿友。要知道在吐魯番高收入的人不多,何況我們這些鴿友都只是貧民百姓一個。
二缺培種育種的經驗 。吐魯番大河沿離上海,北京這些養(yǎng)鴿發(fā)達地區(qū)有二千多公里,即使離四川成都這些養(yǎng)鴿新興地區(qū)也有好幾百公里的路程。不要說進行鴿友之間的交流,既便是能買一些[中華信鴿] [鴿友]等雜志,也不是一件易事。
三缺良好的地理環(huán)境。吐魯番訓放信鴿,是由低向高處放飛,也就是說是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飛,其間還要飛越長98公里,高851.3公尺,平均溫度49.6度,夏天地表溫度達80度,冬天地表溫度零下20度的火煙山。
一有就是吐魯番鴿友們所擁有的一種精神,一種一往無前的精神,一種視信鴿如生命的精神。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激勵與鼓舞下,吐魯番的鴿友們竟然也創(chuàng)造出了賽鴿250公里歸巢的好成績,當然中間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。
他們一方面想方設法拓展自己的信鴿事業(yè),在信鴿地區(qū)領頭人裴志航先生的帶領下,艱難前進。不是地理環(huán)境不好嗎,他們就進行調查研究,弄清楚周邊的山山水水,如過去他們放飛50公里,歸巢率 很低,而放飛100公里歸巢率 卻不低。為什么?后來他們對實地進行了解,知道了原委,原來在50公里的放飛地有一個礦場,可能影響了賽鴿的定向,以后他們改變了放飛的地點,歸巢率 就提高許多。還有他們那里賽鴿成績的高低與天氣很有關系,但天氣預報卻常常收不到或不準確。為了賽鴿事業(yè),他們從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預測天氣的方法。要知道明天是不是會起風,就看當天晚上的月亮旁有沒有風環(huán),或早上起來看天山的清爽程度,如沒風環(huán)或能看清天山,那放飛鴿子基本沒問題,反之易然。另一方面,他們期盼有養(yǎng)鴿能手去他們那里,多傳授先進的養(yǎng)鴿知識和方法。
他們那里信鴿品種雖然不多,但不凡也有好鴿子。但由于他們缺泛優(yōu)秀信鴿對育種的極端重要性,鴿友之間種鴿的交流比較少,使得原本就不多的種鴿群體更小,這顯然阻礙了他們那里的信鴿發(fā)展。我想如果我們能更多的把知識傳授給他們,相信吐魯番大河沿的信鴿事業(yè)會發(fā)展的更快。
回上海已有一段時間了,吐魯番大河沿的鴿友身影總在我的眼前出現(xiàn),于是就寫下這我眼中的吐魯番養(yǎng)鴿人一文,以示掛念。真的希望有更多的信鴿愛好者關心他們,我也衷心希望吐魯番大河沿的鴿友們能克服‘三缺’的困難,發(fā)揚‘一有’的精神,為大西北信鴿事業(yè)的騰飛作出自己的貢獻。
免責聲明:本網凡是由用戶發(fā)布的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等資料,其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(fā)布人自行承擔,并負法律責任。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,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